从定义看教育技术学

小站今天的这篇文字,算是随笔吧,或许没有那么“正式”(PS:话说小站每次更新的文字都没有很正式吧括弧笑)。 我们今天来复习复习,顺带看看能不能从定义中挖掘下或许我们忽略的东西。 说到定义,小站不得不说一个组织,是AECT,全称为 Association for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s and Technology,中文翻译为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这个组织在199

小站今天的这篇文字,算是随笔吧,或许没有那么“正式”(PS:话说小站每次更新的文字都没有很正式吧括弧笑)。 我们今天来复习复习,顺带看看能不能从定义中挖掘下或许我们忽略的东西。 说到定义,小站不得不说一个组织,是AECT,全称为 Association for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s and Technology,中文翻译为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这个组织在1994年和2005年分别对教育技术学下过定义,我们称为AECT94定义和AECT05定义,其中94定义在中国教育技术研究学者中的影响力颇为巨大,基本上每个从事教育技术学研究工作或教学工作的教师基本都知道这个定义。 小站认为,即使是现在看起来,AECT94定义非常精辟的展现出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领域,经典就是经典,不过随着信息技术日益发展,或许94定义已经不能很好的涵盖教育技术的内容了,于是就出了一个05定义,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看看94定义和05定义分别是什么,再来深度挖掘下他们之间的联系和不同。

AECT'94定义

如果小站没有猜错的话,任何一个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生,在开始学习《教育技术学》导论这门课程的时候,第一个接触的就是AECT'94定义,这个定义在中国教育技术学领域有着极高的认同度,我们来看看定义的英文原文: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is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design, development, utilization, management and uation of processes and resources for learning. 我们翻译过来就是: 教育技术(教学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学习资源设计开发利用管理评价理论与实践 在这个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到,教育技术学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是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对研究对象有五个方面,分别是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 这五个方面,其实涵盖了很多内容。我们知道,教育技术学学科理论体系中有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教学设计,那么这里的设计,不仅仅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还包括我们的教学设计,说到教学设计,其中很重要的有学习者特征分析,教学策略的设计与选择等内容;对于开发,现阶段微课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影响不断增大,用最直白的话来说,微课的开发其实就是教育技术学定义中所说明的开发这部分的含义,就拿微课来说,我们的开发不仅仅是技术实现,重要的是将技术和我的设计相结合,除了微课,教学资源的开发还包括富文本等非视频类型;在数字媒体理论中所学习到的ASSURE模型中,对于利用数字媒体的要求是熟练,这里的利用除了要熟练以外,现阶段还需要注意将信息技术和我的课程整合起来利用,做到效果的最大化;管理这层也具有很多含义,项目管理,教育信息管理,教学系统管理等都属于这一部分,尤其是现在的大数据逐渐走入教育技术的视野中,如何用大数据进行教育信息的分析与管理,量化学习者的学习行为也是现阶段赋予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而对于评价,这里就包括了问题分析、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等内容。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94定义让我国的教育技术领域研究者们,把只研究“如何教学”变为了“教学与学习”共同研究;从原来的重视硬件的配备,转为了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重视,加快了学习资源的建设,对学习科学的研究也在不断的加深,其实小站还认为,现阶段所提出的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也是在94定义之后,我国教育技术领域研究者们开始重视的问题。 其实小站还要说一点,小站认为,94定义应加上有关二字,改为教育技术(教学技术)是对有关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这样会更加精确一些。

AECT'05定义

我们来看看05定义的英文原文: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s the study and ethical practice of facilitating learning and improving performance by creating, using, managing appropriate technological process and resources. 翻译过来就是: 教育技术是指通过创建运用管理适当的技术过程资源促进学习提升绩效的研究和符合职业道德规范的实践。 我们从英文原文上可以看到一个重要的改变,从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变为了 Educational technology 。小站认为这是一个重要的变化,从英文词典上我们可以知道,Instructional 是教学,在94定义中,使用这个单词说明了当初的教育技术领域只关注教学的内容,没有关注其他的内容,而换为 Educational 后,这个意义在05定义中有了明确的展现——促进学习与提高绩效。 从定义上我们可以看到,05定义中展现出的教育技术学研究对象是适当的技术过程,研究内容是对适当的技术过程和资源的创建、运用和管理,研究目的是促进学习和提升绩效,研究领域是研究和符合道德规范的实践,三个范畴是创建、利用和管理。 我们可以看出,94定义的目的是为了学习,05定义的目的是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94定义的理论基础是学习理论与系统方法,05定义的理论基础是创新理论、系统方法和道德规范。值得注意的是,道德规范在05定义中成为了实践的定语,这就说明了教育技术学在研究与实践的过程中,也要注意道德规范比如版权。 05定义将提高绩效也纳入了教育技术的使命中。绩效的定义为:“绩效技术是运用分析、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价的系统方法来提高个人和组织结构的工作业绩的研究领域。”而对于学习者来说,绩效的提高就是学习能力,迁移能力的提高,而在日新月异的今天,学习者具有这样的能力是很有必要的,就像国际教育信息化2016地平线报告(高等教育版)中所说的提升数字素养,在一定程度上指的就是这个。 05定义中所说的适当的技术过程和资源,给我了很大的反思。这个含义是——够用即可。小站前一段发过一篇文字,对现阶段的微课做了一些小小的批判,小站认为,微课也应够用即可,不要过分刻意的追求绚丽和高技术水平。花尽心思做一节很牛很绚丽的微课,还不如灵活调整,将技术和内容有机结合起来,让所有微课都达到所应该达到的效果。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呢?我们来看看两者定义诞生的背景。94定义主要是以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以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为辅;而05定义主要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94定义时,网络技术、网络教育刚刚起步,人们对计算机、网络等新技术抱有很大的期望;05定义时,网络技术、网络教育已经飞速发展,人们开始关注绩效和深度学习。 所以,顺势而为无论在定义还是应用中,都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小站认为,05定义还肩负着让更多人了解教育技术学是什么,94定义较为生涩,非教育技术专业人员有可能不太明白,但是05定义就比较浅显易懂,除了理论的研究,05定义还肩负着链接大众的使命,更重要的是,逐渐的消除教育技术的技术有感性,让无感的技术服务教育,应该是教育技术学的追求。 任何的定义都是朴素的,在信息技术刚起步的时候,教育技术成功的抓住了它,也就成就了技术在教育领域内大放光彩的今天,其实小站想说,我们应该平视技术,既不要仰视也不要俯视,和技术保持适当的距离感,这样我们能让技术和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而不是谁决定谁,就好像太极一样,让教育和技术的阴阳平衡,才是教育技术学的意义!

附:AECT简介

20140520035234224 The Association for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s and Technology is an academic and professional association that promotes educational uses of technology. Members provide leadership in the field by promoting scholarship and best practices in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AECT's headquarters is in Bloomington, Indiana, having moved from Washington, DC in 1999 for financial reasons. AECT publishes three journals: TechTrends (a bimonthly for "leaders in technology and educatio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 bimonthly academic journal) and The Quarterly Review of Distance Education (a quarterly academic journal). AECT sponsors the International Student Media Festival (ISMF), and sponsors an annual academic conference.
LICENSED UNDER CC BY-NC-SA 4.0
Comment